昨天帶有有到台大心理系嬰兒語言實驗室去參加一個實驗. 實驗的全名是 "嬰兒期語言經驗對聲調知覺與詞彙發展的影響".
原本我報名的是詞彙學習的研究, 但因為他們需求 13-15 month 的寶寶, 有有年紀太小, 所以研究室建議我改參加另外這項for 7 month 寶寶的實驗.
實驗室是一個黑黑的小房間, 只有幾個小燈, 目的為了不讓寶寶分心. 實驗的方法是, 錄音機會重複念著 "豬""豬""豬""豬""豬", 但是中間會參雜著幾個 "租""租""租""租""租"
(就是"ㄓㄨ"跟"ㄗㄨ", 如果你聽不出差別的話, 國小就要重讀囉!), 同時間, 有一個學生, 會拿著玩具在寶寶面前玩給他看, 吸引他的注意. 但大約念到第三個"租"的時候, 左手邊有一個黑箱子, 燈就會亮起來, 裡面會有個小娃娃跳舞. 這是告訴寶寶, 念到"租", 就要看這裡喔, 這也是判定不會講話的寶寶, 到底有沒有聽出差異的方式. 過程中媽媽不可以跟寶寶講話, 如果寶寶轉頭看你, 你也只能跟他笑一下.
實驗開始, 有有坐在我腿上, 我戴上耳機, 這是為了不讓媽媽有機會給寶寶提示 (但其實還是聽得到, 只是要專心點. 老實說, 因為很不確定這小鬼肯不肯配合, 我心裡快緊張死了....) 練習了第一次之後, 有有馬上就發現一聽到"租", 左邊箱子裡的小娃娃會跳舞. 之後整整15分鐘的"豬" "豬" "豬"..... 他幾乎每次聽到第一個"租" 馬上就轉頭找小娃娃!!!
(也就是說, 實驗的時候, 有有一直在注意學生手上的玩具, 一直想要去拿桌上的玩具, 但是一聽到 "租", 有有居然會馬上轉頭去找跳舞的小娃娃!!!)
這個結果真是讓我又驚又喜! 七個月的寶寶, 居然聽得出 "豬" "租", 這種捲舌沒捲舌的差別!
第二個實驗是給媽媽的, 要錄音, 我猜是下一次要用吧! 學生給了我一些圖片, 上面都有兩個中文字, 分別是 "大豬", "地租", "突出", "皮粗", "姑蘇". 每一個詞, 我必須造三個句子, 講給有有聽. 但是到了這部分, 小鬼的耐心就用光了, 最後的姑蘇城外寒山寺, 他已經開始鬼叫.....
實驗結束後, 學生跟我說有有反應很快, 而且轉頭的動作很明顯, 問我是不是常常跟他說話?
其實, 我真的很愛跟他說話, 平常天都只有我跟有有在家, 他每天變成我唯一可以講話的人, 不管我做甚麼事情都會跟他"報告", 例如: 媽媽去上廁所, 你等我一下; 媽媽要吃飯, 你陪我喔; 反正, 雜七雜八, 有意義沒意義的話, 我都跟他說不停, 連推車在路上, 我也一路跟他聊天, 看看樹, 看天空, 小花, 蝴蝶, 小狗, 貓咪...... (我還擔心, 小鬼會不會覺得他媽實在很愛講話!) 幾個月的小鬼好像甚麼都不懂, 但他默默都在學, 他都懂耶! 真的太令我驚奇了! 下週二還有一次實驗, 好期待又有甚麼驚人的發現!
所以, 吳有有, 我叫你吃飯的時候不要吃手, 你根本就聽得懂吧? 再給我裝孝維你試試看!
後記: 回來的路上, 我一直跟他:"豬""豬""豬""豬", 結果這小鬼咯咯咯咯一路亂笑個不停, 那種感覺好像是我們在分享一個只有我們兩個懂的笑話, 感覺真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