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直以來都有帶著有有念弟子規, 三不五時他會拿起來當故事書叫我念.  偶爾也會自己蹦出一兩句, 至少讓我覺得有點安慰.  

原本的計畫是有規律的一段段教他, 但是現實卻是他一直重複問前面的句子, 搞的每次都進度非常有限.

 

今天我在蹲馬桶, 小子又拿著弟子規來要我念. 帶著他重頭讀一次, 如同往常, 他又重頭要我解釋一次. 這次有點神奇, 解釋完之後, 這小子突然一口氣飆了大概八個句子吧 (雖然其中有些順序錯), 但是媽媽實在太興奮了, 突然覺得之前解釋的八百次都值得了! 

 

晚上回家, 小子又加碼 "居有常 業無變" 兩句, 刷牙時再加碼 "冬則溫 夏則凊" 給爸爸. 

(通常他唸不停的都是開頭幾段, 這是難得唸到比較後面一點)

 

老實說, 帶他念這個, 也不是要他背的多熟, 主要是覺得裡面有很多做人的道理應該要讓他知道. 在網路上看到許多父母對於弟子規很反彈, 我倒覺得為什麼老是要用這麼狹隘的眼光去看事情? 二十四孝現在看來有些不是孝, 而是笑, 但它的是核心觀念是正確的, 我相信正確的價值觀不會因為時代而改變, 只有可能以不同方式表現. 相同的, 弟子規裡的內容也許讀來八股, 但是父母可以用現代的解釋來告訴孩子, 不是嗎?

 

 

(幾天前在一個社團看到小學生家長在討論一個段考題目, 標題就下: 這種題目會教出甚麼未來棟樑? 下面回應的很多家長認為, 為什麼要求孩子選擇A活動? 難道BCD不可以? 當然可以, 沒甚麼不可以. 但是你如果有讀懂題目的意思, 其實題目很單純的是要求學生在四個選項中, 選出唯一靜態的活動. 

一半的家長在批評題目不夠生活化, 但其中一位家長說了: 你可以選擇陪孩子一起罵題目, 以後遇到題目都嫌題目爛就好. 你也可以教孩子學會分析歸類的能力, 以後可以應用在其他題目上. 是啊, 不就是這樣? 你可以告訴你的孩子這些都是古時候的八股文章, 不合時宜, 不用理會. 你也可以用這個來告訴你的孩子, 這是古人的智慧, 經過時代的變遷, 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實踐在我們的生活裡. 小孩很單純, 全看你給他甚麼態度.) 

IMG_1268

我其實有點意外小子會記得 "居有常 業無變" 這種句子

IMG_1103

早上才剛放這片CD, 小子就跟我說他最喜歡的是一首種稻子的歌. 我直覺反應問他: 是農家好嗎? 

他說: 不是! 應該是第 31首吧! (因為他最近很喜歡亂兜一些數字, 我也沒特別在意他說31首)

過沒多久, 他就拿著書來跟我說: 就是這首, 我最喜歡的歌, 有種稻子的! 

我看了一下, 還真的是 31首耶.....

為什麼這種東西都記得很清楚? 可是每天要問我八百次 "媽媽我們今天要去哪?"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ngela Deng 的頭像
    Angela Deng

    Angela's life

    Angela D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